技術文章
Technical articles
更新時間:2025-11-06
點擊次數:31
盡管紫外測油儀操作簡便,但要獲得準確可靠的監測數據,仍需嚴格把控多個質量控制(QC)環節。首先,水樣保存條件至關重要。根據HJ 970-2018要求,采集后的水樣須立即用鹽酸酸化至pH ≤ 2,并于4℃冷藏、7日內完成萃取,以防止微生物降解石油烴類物質。
其次,萃取試劑純度直接影響空白值與檢出限。正己烷中若含有微量芳香烴雜質,將在225 nm處產生本底吸收,抬高空白信號。因此,每次實驗前應使用儀器內置的“正己烷透光率檢測"功能進行篩查——以純水為參比,2 cm石英比色皿下吸光度應低于0.02 A,否則需更換試劑。建議使用色譜純或環保專用級正己烷,并密封避光保存。

第三,硅酸鎂吸附柱的活化與使用必須規范。未充分活化的硅酸鎂吸附能力不足,無法有效去除動植物油,導致結果虛高;而過度使用則可能吸附部分輕質石油組分,造成回收率偏低。標準要求硅酸鎂在550℃灼燒4小時后干燥器中冷卻,使用前按比例(通常5 g硅酸鎂處理50 mL萃取液)混合振蕩,靜置后過濾。
此外,標準曲線應定期校驗。建議每20個樣品插入一個中間濃度點進行核查,回收率應在80%~120%之間;同時做平行樣(RSD ≤ 10%)和全程序空白(應低于方法檢出限)。儀器本身需每日開機自檢,確保波長準確性與光路穩定性。只有全流程受控,才能保障數據的法律效力與科學價值。